编译:耿惠彬,来源:JARN 2025年1月25日 第57卷1月号
制冷剂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高全球升温潜能值(GWP)特性使其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。向低GWP替代品过渡,并改进回收与管理策略,是当前行业的核心任务。
国际论坛(如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缔约方会议)已强调加快转型的紧迫性。新一代天然制冷剂和HFO的开发正在加速,回收、再利用和销毁制度也成为减排核心手段。
全球HFC供应与消费仍处于不平衡状态。数据指出,尽管有法规推动,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HFC减排仍较缓慢。必须加速回收与销毁流程,建立循环利用体系,尤其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。
目标是到2036年将HFC消耗量降至1100万吨CO₂当量。2022年商业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率为44%,较十年前增长13%。尽管排放总量略有下降,但仍达3054万吨CO₂当量,需继续推动减排和循环利用。
日本通过立法(如电器和汽车回收法)推动再生利用,强调低GWP制冷剂的推广和企业向政府汇报回收情况。
自2006年起通过含氟法规推进HFC管控,2015年起实施配额、禁用高GWP制冷剂等措施。2024年修订强化了对HFC/HFO混合物的控制及技术人员认证。
欧盟还提出逐步淘汰PFAS(含部分HFO/HFC),预计将推动制冷剂向更环保方向发展。
《2020年创新与制造法案》提出2036年前将HFC减排85%的目标。已规定2025年起窗式空调和热泵的GWP不得高于700,2027年起超市冷柜GWP不高于150。
EPA要求设备维修中必须回收制冷剂,并倡导使用高比例再生制冷剂。2023年HFC回收量为6825吨,为2017年的三倍,R22回收量达2198吨,反映出可持续趋势。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