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中心冷却的技木发展趋势--2023年版(连载之2/2)
浏览次数:
耿惠彬编译自JARN2023年6月号
数据中心的市场趋势
全球市场趋势
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(IoT)和人工智能(AI)等新一代信息技术(IT)的快速发展,数据使用量呈爆炸式增长。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,IT在数据中心方面的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,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。据Presscience & Strategic Intelligence报告,2022年,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2633.4亿美元,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027.6亿美元。
全球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数据中心冷却的发展,由于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,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,数据中心冷却变得非常重要。据BIS研究公司2022年发布的《数据中心冷却市场--全球和地区分析》,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价值178.2亿美元,预计到2027年,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将飙升至445.2亿美元。
向新兴市场扩张
北美和欧洲引领全球数据中心市场,而亚太地区也在快速增长。根据库什曼和维克菲尔德公司旳“2023年全球数据市场比较”这一报告,大型市场继续增长,但由于土地和电力的限制,大量租户和主机托管提供商正在全球范围内评估和宣布新项目。
在亚太地区,新加坡、香港、悉尼、汉城、东京和北京等主要市场在继续增长,而曼谷、胡志明市和马尼拉等较小的新兴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兴趣。
这种分散趋势在国家一级也有所体现。举个例子,日本经济产业省(METI)在2023年5月底宣布,它将为将要成立的公司提供一半的开办费用补贴。北部的北海道和南部的九州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,如太阳能和风能,因此数据中心的位置要远离城市地区,而目前的市场份额城市地区占80%。预计这种分散趋势在未来会进一步加速。
呼唤绿色数据中心
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另一个亮点是提高能效。在最近的能源危机、高温和寒冷天气条件以及2050年碳中和目标等背景下,尤其是数据中心冷却,据报道25%到40%的数据中心能耗需要更加节能。
美国的IT巨头谷歌、微软和亚马逊是全球三大数据中心拥有者,它们也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间将其数据中心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。
利用废热的数据中心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在欧洲领先的数据中心市场德国,政府在2022年提出了《能效法》,要求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运行的数据中心的能源重复利用率至少达到30%,而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运行的数据中心,计划中再利用的能源比例至少为40%,这些再利用的能源将用于住宅供暖等用途。
中国市场趋势
数据中心
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国家政策背景下,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。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,因而建设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。
作为国家数字政策之一,2022年2月,四个国家级主管部门批准启动“东数西算”项目,随后完成了由8个国家级计算中心和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组成的网络的整体建设。该项目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数据中心分散到西部内陆地区,而西部地区具有大量再生能源。这项政策旨在改善计算能力的供需平衡,实现碳中和和全国的平衡发展。除此以外,中国北部、东部和南部的能源、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这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三大数据中心制冷市场,以及其他推动因素正在将市场转移到中部、西部和北部地区。
据《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报告》称,2022年,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(IDC)市场规模达人民币3975.6亿元(约合558亿美元),同比增长32%。上述数据来自KZ咨询公司的《2022-2023年中国IDC行业发展》。尽管2022年IDC的增长因宏观经济趋势停滞而放缓,但在未来几年行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,预计IDC将逐步加快扩张。
数据中心冷却
随着数据中心的增长,中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也在不断增长,据估计2021年的市场价值为人民币70.5亿元(约合9.896亿美元),同比增长13.9%。
近年来,由于数据中心建造地点短缺,高密度IT设备安装得越来越多。对于此类设备,排式制冷比机房制冷更受欢迎。2021年,机房制冷市场规模达到50.2亿元人民币(约合7.047亿美元),占市场总规模的71.2%,而排式制冷市场规模达到20.3亿元人民币(约合2.85亿美元),占其余的28.8%。?根据赛迪咨询的数据,随着数据中心的高密度、模块化和分散化趋势,排式冷却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,到2024年将达到30.9亿元人民币(约合4.337亿美元),三年复式增长率为15.0%。
目前,风冷式冷水机组在中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上仍处于领先地位,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。磁轴承离心式冷水机组在数据中心冷却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认可。结合间接蒸发冷却、机械冷却、液冷等多种冷却技术,在具有节能、高密度、超大规模等特点的新型数据中心中越来越多地采用。
制造商
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格力、海尔、美的等中国空调品牌不断加强在数据中心制冷市场的布局。
同时,在制冷机方面,美国开利、麦克维尔、特灵和约克等品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。然而,近年来,格力和美的等本土品牌已逐渐进入这一领域。海尔、申菱和天加也在逐步增加份额。
能效法规
2022年11月1日,国家标准《GB40879-2021:数据中心能效最大允许值和能效等级》正式生效。该标准根据能源使用效率(PUE)值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分为三个等级。一级能效最高,PUE不应超过1.20 ;二级能效的PUE不应超过1.30 ;三级能效旳PUE不应超过1.50 。
2022年6月,工信部等6个部门发布了《工业能源效率提升行动计划》。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面提升重点行业的能效,将数据中心作为重点目标。采用绿色低碳能源和高效技术和设备,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应小于1.3。
数据中心的市场趋势
全球市场趋势
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(IoT)和人工智能(AI)等新一代信息技术(IT)的快速发展,数据使用量呈爆炸式增长。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,IT在数据中心方面的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,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。据Presscience & Strategic Intelligence报告,2022年,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2633.4亿美元,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027.6亿美元。
全球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数据中心冷却的发展,由于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,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,数据中心冷却变得非常重要。据BIS研究公司2022年发布的《数据中心冷却市场--全球和地区分析》,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价值178.2亿美元,预计到2027年,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将飙升至445.2亿美元。
向新兴市场扩张
北美和欧洲引领全球数据中心市场,而亚太地区也在快速增长。根据库什曼和维克菲尔德公司旳“2023年全球数据市场比较”这一报告,大型市场继续增长,但由于土地和电力的限制,大量租户和主机托管提供商正在全球范围内评估和宣布新项目。
在亚太地区,新加坡、香港、悉尼、汉城、东京和北京等主要市场在继续增长,而曼谷、胡志明市和马尼拉等较小的新兴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兴趣。
这种分散趋势在国家一级也有所体现。举个例子,日本经济产业省(METI)在2023年5月底宣布,它将为将要成立的公司提供一半的开办费用补贴。北部的北海道和南部的九州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,如太阳能和风能,因此数据中心的位置要远离城市地区,而目前的市场份额城市地区占80%。预计这种分散趋势在未来会进一步加速。
呼唤绿色数据中心
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另一个亮点是提高能效。在最近的能源危机、高温和寒冷天气条件以及2050年碳中和目标等背景下,尤其是数据中心冷却,据报道25%到40%的数据中心能耗需要更加节能。
美国的IT巨头谷歌、微软和亚马逊是全球三大数据中心拥有者,它们也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间将其数据中心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。
利用废热的数据中心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在欧洲领先的数据中心市场德国,政府在2022年提出了《能效法》,要求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运行的数据中心的能源重复利用率至少达到30%,而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运行的数据中心,计划中再利用的能源比例至少为40%,这些再利用的能源将用于住宅供暖等用途。
中国市场趋势
数据中心
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国家政策背景下,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。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,因而建设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。
作为国家数字政策之一,2022年2月,四个国家级主管部门批准启动“东数西算”项目,随后完成了由8个国家级计算中心和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组成的网络的整体建设。该项目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数据中心分散到西部内陆地区,而西部地区具有大量再生能源。这项政策旨在改善计算能力的供需平衡,实现碳中和和全国的平衡发展。除此以外,中国北部、东部和南部的能源、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这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三大数据中心制冷市场,以及其他推动因素正在将市场转移到中部、西部和北部地区。
据《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报告》称,2022年,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(IDC)市场规模达人民币3975.6亿元(约合558亿美元),同比增长32%。上述数据来自KZ咨询公司的《2022-2023年中国IDC行业发展》。尽管2022年IDC的增长因宏观经济趋势停滞而放缓,但在未来几年行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,预计IDC将逐步加快扩张。
数据中心冷却
随着数据中心的增长,中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也在不断增长,据估计2021年的市场价值为人民币70.5亿元(约合9.896亿美元),同比增长13.9%。
近年来,由于数据中心建造地点短缺,高密度IT设备安装得越来越多。对于此类设备,排式制冷比机房制冷更受欢迎。2021年,机房制冷市场规模达到50.2亿元人民币(约合7.047亿美元),占市场总规模的71.2%,而排式制冷市场规模达到20.3亿元人民币(约合2.85亿美元),占其余的28.8%。?根据赛迪咨询的数据,随着数据中心的高密度、模块化和分散化趋势,排式冷却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,到2024年将达到30.9亿元人民币(约合4.337亿美元),三年复式增长率为15.0%。
目前,风冷式冷水机组在中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上仍处于领先地位,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。磁轴承离心式冷水机组在数据中心冷却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认可。结合间接蒸发冷却、机械冷却、液冷等多种冷却技术,在具有节能、高密度、超大规模等特点的新型数据中心中越来越多地采用。
制造商
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格力、海尔、美的等中国空调品牌不断加强在数据中心制冷市场的布局。
同时,在制冷机方面,美国开利、麦克维尔、特灵和约克等品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。然而,近年来,格力和美的等本土品牌已逐渐进入这一领域。海尔、申菱和天加也在逐步增加份额。
能效法规
2022年11月1日,国家标准《GB40879-2021:数据中心能效最大允许值和能效等级》正式生效。该标准根据能源使用效率(PUE)值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分为三个等级。一级能效最高,PUE不应超过1.20 ;二级能效的PUE不应超过1.30 ;三级能效旳PUE不应超过1.50 。
2022年6月,工信部等6个部门发布了《工业能源效率提升行动计划》。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面提升重点行业的能效,将数据中心作为重点目标。采用绿色低碳能源和高效技术和设备,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应小于1.3。
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3-08-08
数据中心冷却的技木发展趋势--2023年版( - 2023-08-08
新型电商崛起,空调渠道变革进入多元时 - 2023-08-08
厨房空调,能否成为下一个市场风口? - 2023-08-08
数据中心冷却的技术发展趋势--2023年版( - 2023-08-08
数据中心冷却的技术发展趋势--2023年版( - 2023-06-29
全球可变制冷剂流量(VRF)系统市场—2023年 - 2023-06-29
全球压缩机市场-2023年版 - 2022-10-26
制冷空调行业11项行业标准正式批准发布 - 2022-10-26
全球空气-水热泵市场2021年综述 - 2022-10-26
严峻考验之下,2022上半年中央空调细分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