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!这里是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!

专家委员会

当前位置:主页 > 专家委员会 > 专家论文 >

专家论文

EER--表达制冷性能系数的回顾(刘传聚教授05期)
浏览次数: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,我国的制冷空调事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也愈来愈频繁,许多国外的产品、标准进入我们行业,独资企业、合资企业逐步取代了经营近五十年的国营制冷、空调设备厂。
 
在那时,几十年的封闭状态使得我们对国外的的技术缺乏全面的了解,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,奋起直追,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,强化对产品的研发,为制冷、空调事业在我国迅速的普及,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 
当时我国的社会上,各行各业大都弥漫着“中国的产品不如国外的产品好,中国的技术落后于外国的技术”之类的浓厚风气,再加上大量的国外技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充分研究,有时“拿来主义”就成了一种常用的办法,这样以来也就难免出现某些失误。用EER表达制冷设备的性能系数,就属于不恰当的“拿来”引用。
 
EER在美国普遍被用来表示制冷设备(带有制冷机的)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,美国ASHRAE Handbook (2000年版)第46章给出的EER定义是:标准工况下以Btu/h为单位的机组制冷量除以输入机组的以watts为单位的功率(EER is defined as the unit capacity in Btu/h divided by the power input to the unit in watts at the standard rating condition . )。注意,这里的制冷量单位是英制单位。
 
2002年我国制定的《风管送风式空调(热泵)机组》GB/T 18836-2002中,机组的名义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能效比(EER),热泵机组的制热量与消耗功率的比值称为性能系数(COP)。当时,我们的国家标准还有用W/kW为单位表示制冷性能系数COP的,例如,《蒸汽压缩循环冷水(热泵)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(热泵)机组》(GB/T18430.1-2001)就规定,在名义工况时,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大于230kW时,其性能系数不应低于3850 W/kW。1994年出版的《空气调节》(第三版)给出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能效比EER单位为W/W。
 
2001年,我们在与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的业务联系中,使用了EER表达大金的VRV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。我们的实验报告中,K型VRV的EER为3.4左右,用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(kW/ kW)。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的技术负责人高崎先生来信说,K型VRV的EER应在11~12之间,当然他用的单位是英制(Btu/W)。当时我们在私下里还抱怨他没有使用国际单位制。
 
后来我们仔细查阅了美国的有关技术资料,发现EER只用于英制单位。用国际单位制表示制冷设备的性能系数时,则用COP。美国的ARI标准ARI 550/590 -2003《Performance Rating of Water Chilling Packages Using the Vapor Compression Cycle》中的制冷系数定义,在国际单位制时用了COP,在英制单位时用了EER。在ASHRAE Handbook Fundamentals(2005年SI版)的《第38章单位换算》中写道,用EER值乘以系数0.293得到COP值“multiply EER (I-P) value by 0.293 to obtain COP (SI) value”,表明EER词条在IS单位制体系中不适用。
 
可见,我国今后的标准、科技文献中,不应再继续使用只适用于英制单位的EER表示制冷设备的性能系数,而应毫无例外的使用COP表示。
 
 
 
同济大学教授 刘传聚
021-66086281